会员中心 网站导航 网站公告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内审员培训|内审员资格证|内审员考试|iso内审员|iso9000内审员--全国注册内审员培训网
  首页
内审员培训|内审员资格证|内审员考试|iso内审员|iso9000内审员--全国注册内审员培训网内审员培训|内审员资格证|内审员考试|iso内审员|iso9000内审员--全国注册内审员培训网内审员培训|内审员资格证|内审员考试|iso内审员|iso9000内审员--全国注册内审员培训网
内审员培训|内审员资格证|内审员考试|iso内审员|iso9000内审员--全国注册内审员培训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广东 | 江苏 | 浙江 | 河北 | 山西 | 安徽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广西 | 海南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内蒙古 | 新疆 | 西藏 | 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18610509001
内审员培训|内审员资格证|内审员考试|iso内审员|iso9000内审员--全国注册内审员培训网
  首页>>报考指南>>网站公告 
大学生就业难与“灰领”人才短缺
2011-3-27 22:49:48  | 文字【 】【打印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换,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以上。高等教育。大局和态势的急剧变化为数百万原本无望接受大学教育的学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由此凸现。“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万人,年均增幅27%。从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看,1999—2005年分别为93.7%、 97.1%、82.0%、76.8%、79.3%、82.0%、90.0%、80.0%、70%、 73%、73%,总体呈下降趋势[1]。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移,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劳动力加快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技能和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其新的动力源。但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仅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具有中级技能的熟练工人比较短缺,高级技工和技师严重短缺;受过高等教育人员比例差距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层次技术人才不足。2003年我国毕业大学生270万人、硕士生27万人,而高级技师的总体存量却只有28.7万人。造成如今找大学生容易,寻高级技师难的突出矛盾。[2]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是美国的2倍多,但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并且“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6万人,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应悖论。”[3] 二、“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结构性失调

  根据劳动部2001-2006年对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的定期监测,按文化程度分类,除了硕士的求人倍率大于1外,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都小于1,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见图1 )[4]。而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二级(技师),2006年第一季度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33、2.21、1,93(见图2)。据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调查,一个高级技师面前有了.33个就业岗位等着。在北京,高级技师岗位与人才的比例是7:3。[5]
   当前,上海、深圳、南京等大城市的就业矛盾比较严重,一方面,有人没事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普通管理岗位和文职岗位应征者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有事没人干,许多技术性岗位、技能型岗位招不到人,大量的“灰领”型的新职业新岗位严重缺人。在苏州,高级钳工的平均月薪超过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在浙江奉化举行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交流会”上,一家企业愿出30万元年薪招聘一位高级模具技工,让许多博士生自叹不如[6]。强烈的反差说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调,出现了“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矛盾现象。
  “灰领”(Grey collar)是指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他们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我国技工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层次,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都应该属于灰领人才范畴。对灰领人才的需求源于产业结构的提升。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度提高,无论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出现了许多要求劳动者既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岗位。尤其在第二产业中,以电子、原子能、半导体、航天工业、激光、计算机工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急需大量有知识、有技术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据调查,目前全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人,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高级技师只占 0.41%,技师也只占3.1%。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40%。也就是说,中国至少还缺三四千万“灰领”。另据一项对全国30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58.5%的企业管理人员短缺,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近80%的企业缺乏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高级技师仅占0.3%,影响了建筑行业的科技转化。有96%的企业缺少机电方面的人才,88%的矿产企业缺少采矿方面的人才。各个行业和地区都存在的灰领人才短缺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工业在现代化技术方面的吸收,影响了我国企业对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企业正常的生产。显然,灰领人才的短缺危机有可能影响到我国成为下一个制造业中心,进而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7]
  高校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失衡是灰领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与我国现在所推行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其培训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数量的比例大致是4∶1,呈金字塔型。而我国高等人才的分布却恰恰与之相反,呈倒金字塔型,搞学术、搞研究的人太多,懂应用的人却太少。十几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错位,由国家干部到城市白领:高校成为城市白领后备队伍的培养所,国家政策作为宏观环境与家长孩子作为行为主体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不约而同地强化了高等教育目标的“白领职业幻影”。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部门不缺干部,公司企业不缺白领,社会也不缺只能进行简单体力劳动的民工,最缺乏的是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灰领人才。而过去的十几年来,与人们职业观念中从“国家干部”到“城市白领”职业幻影形成映衬的,是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的衰落,以及由此导致的灰领职业后备人才的枯竭与整个灰领群体专业素养的止步不前。这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工厂”的中国转移的历史事实形成悬殊反差。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200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1MD)《世界竞争力评价年鉴》中,中国国际竞争力中反映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指标均为弱项,如在国民素质中已获得高等学历的比例为第45位,教育体系的适应性为48名;称职的企业高级经理人才和合格的工程师都十分短缺,合格工程师在劳动力市场的易获得性为第51位,称职的高级经理人才在劳动力市场的易获得性为第50位。


分享到:

全国统一报名咨询电话: 18610509001(手机、固话均可24小时免费拨打)
报名咨询QQ: 
邮 箱:ccaa@isopx.cn(接收报名资料)

>>上一篇:中心培训资质       
>>下一篇: 教育时评:职业教育PK传统教育 大学不如技校   
 
友情链接/合作院校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2011 Copyright 全国注册内审员培训网版权所有 ICP 备案号:11006857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18610509001 你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东莞市微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网站任何文章、数据、图片、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并赔偿本网站的全部损失。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黄兴德 律师执业证号:19011523008560 粤ICP备12033873号-4